會員中心 |  會員注冊  |  兼職信息發(fā)布    瀏覽手機版!    精選9.9元!    人工翻譯    英語IT服務 貧困兒童資助 | 留言板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  繁體中文
當前位置:首頁 > 翻譯理論 > 文學翻譯 > 正文

克里斯汀娜·諾德(Christiane Nord)功能翻譯思想

發(fā)布時間: 2022-12-06 09:16:36   作者:etogether.net   來源: 網絡   瀏覽次數:
摘要: 諾德著述頗豐,其譯學專著,翻譯的語篇分析:理論、方法及面向翻譯的語篇分析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,翻譯成英語出版后立即在國際...


克里斯汀娜·諾德(Christiane Nord),是德國馬格德堡理工大學應用語言學和翻譯學教授,德國功能翻譯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諾德著述頗豐,其譯學專著《翻譯的語篇分析:理論、方法及面向翻譯的語篇分析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》(Textanalyse und übersetzen:Theorie, Methode und didaktische Anwendung einer übersetzungsrelevanten Textanalyse,1988)翻譯成英語出版后立即在國際譯學界引起很大反響。諾德還用英語撰寫了《目的性活動——析功能翻譯理論》(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: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,1997),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功能學派的形成過程,整理歸納了其內部各種學術思想和術語,檢討了理論的不足之處,并對該學派創(chuàng)立以來遭遇的質疑作出了回應。


諾德在學術思想上深受其師萊斯(Reiss)的文本類型學的影響,她積極倡導弗米爾的目的論,認同霍茨一曼塔里(Holz-M?ntt?ri)的翻譯行為理論。諾德將“忠誠”(loyalty)這一道德范疇的概念引入功能主義的理論架構,主要針對當時曼塔里的學術觀點,希望以此糾正翻譯理論中的激進傾向。曼塔里在理論闡述中甚至避免使用“translation”一詞,而是杜撰出 translatorial action取而代之,表示各種各樣的跨文化交際行為。諾德認為:“她偏離了傳統意義上‘翻譯’一詞的概念,以及人們對該詞的期望?!保∟ord,2001:12)諾德所謂的忠誠是指譯者、原文作者、譯文接受者及翻譯發(fā)起者之間的人際關系。忠誠原則限制了譯本的功能范圍,強化了譯者和客戶之間對翻譯任務的協商。它和以往對等論中的信實(faithfulness/fidelity)是不同范疇的概念,前者屬于人際、道德范疇,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,而后者僅指原文與譯文的關系。作為目的論新一代的代表人物,諾德一直在努力完善和改進目的論。她認為目的論的首要觀點——目的或功能是影響譯者決定最為關鍵的因素——只是翻譯中的一個普遍理論,并沒有涉及具體文化中的慣例(convention),而慣例對譯本讀者的期待關系重大,所以譯者應該在違背慣例時向讀者申明他/她如何譯,為何如此譯,這是譯者的責任?!赌康?、忠誠及翻譯中的慣例》是諾德發(fā)表

在Target(1991)上的一篇論文。該文分為五部分:“導言”、“目的論:功能性即是目標”、“忠誠:譯者的職責”、“翻譯的慣例:讀者期待什么”,以及“翻譯教學中的慣例和功能主義”。通過對翻譯慣例這一概念的梳理和闡述,作者試圖解決譯者和譯文讀者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的關系,進一步強化自己一貫的功能加忠誠(function plus loyalty)的主張,并在論述中繼續(xù)保持了她文章例證豐富的特色。


諾德長期在高校從事翻譯教學,她的理論主要著眼于譯者培訓。對于以往教學中的彎路,指出“教師與其一味要求學生遵循那些模棱兩可、自相矛盾的翻譯標準,不如告訴他們明確詳盡的翻譯目的即功能”。諾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誠模式其實走的是折中路線,貌似完備,但在實際運作中,尤其當原文目的和譯本目的不相同時,要做到忠誠于各方,難上加難。更何況諾德深受萊斯的影響,使用語篇分析的模式,這無疑使她最終不能走出對等的局限。


責任編輯:admin


微信公眾號

  • 上一篇:必須將意義視為能動而非僵化的實體
  • 下一篇:翻譯再現的層次


  • 《譯聚網》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。如發(fā)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30天內提供版權疑問、身份證明、版權證明、聯系方式等發(fā)郵件至info@qiqee.net,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。


我來說兩句
評分: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評論內容:
驗證碼:
【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】
評論列表
已有 0 條評論(查看更多評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