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行業(yè)文章

搜索 導(dǎo)航
精選9.9元!
中國英語在漢譯英中的運用
2018-03-30 09:08:26    etogether.net    網(wǎng)絡(luò)    



再如把“鼠目寸光”譯成as short-sighted as mice也能讓人理解,若譯成對應(yīng)英語to see no farther than one's nose也是很形象的。不過,當(dāng)漢語特色很濃的成語直譯成英文時,常帶有“中國味”,但如何對待“中國味”是一個爭論了很久的問題了。如"竭澤 而漁”是譯成 to drain the pond in order to get all the fish,還是采用對應(yīng)的英文成語 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為好? 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學(xué)者認(rèn)為有很多東西畢竟是中國所獨有,很多還從來沒有被英語描述過,處理這類詞語也應(yīng)按語言學(xué)上“名從主人"的原則。既然是中國的特有事物、觀念和表達方法,就應(yīng)“以我為主”不可過分遷就西方讀者,硬要換上一點“洋氣”或是一定要找一個“地道”的譯法。事實上,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我國一些看來"中國味”極濃的譯文都被西方人所接受,并收入他們的字典,如 Long time no see (好久不見)之類。從英文的角度來說,西方人也樂意收集一些他們沒有的表達法,何況是他們沒有的觀念和說法,反之亦然?!跋裢粋€籠子里的公雞”直譯成英文like two cocks in the same cage也是受英美讀者吹迎的,有的人述加上一 句地道的英文you'll see the feathers flying,中文的含義就是“肯定會血戰(zhàn)到雞毛橫飛”。英譯中也有很多直譯,也帶有很濃的洋味,如漢語中常引用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(羅馬非一曰建成),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(不雨則已,下則傾盆),ostrich policy(鴕鳥政策)等,可見相互借鑒可豐富兩種語言的表現(xiàn)力。中文在歷史上接受了很多英文的說法,這些說法早成了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詞語,或許人們已經(jīng)不太注意它們曾是舶來品。如:maiden work處女作,open sesame芝麻開門,cat's paw火中取栗,a rubber stamp 橡皮圖章,sour grapes 酸葡萄,catch/clutch/grasp a straw撈救命稻草。



[上一頁][1] [2] [3] 【歡迎大家踴躍評論】

上一篇:翻譯與接受
下一篇:漢語英語間的相互影響

微信公眾號搜索“譯員”關(guān)注我們,每天為您推送翻譯理論和技巧,外語學(xué)習(xí)及翻譯招聘信息。

  相關(guān)行業(yè)文章






PC版首頁 -關(guān)于我們 -聯(lián)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