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翻譯理論

搜索 導(dǎo)航
精選9.9元!
波斯蓋特(J. P. Postgate)的《譯論與譯作》
2021-06-07 09:13:25    etogether.net    網(wǎng)絡(luò)    



波斯蓋特(J. P. Postgate,1853-1926)是英國翻譯理論家、造詣很深的古文學(xué)家,曾擔(dān)任劍橋大學(xué)研究員和利物浦大學(xué)榮譽教授,并當選為英國語文學(xué)會主席。他精通古希臘語、拉丁語、法語、德語等多種語言,對翻譯終生抱有興趣,有五十多年的翻譯實踐經(jīng)驗。重要譯作有菲德魯斯、普洛培爾提烏斯、提布魯斯等人的作品,并著有《拉丁散文寫作指南》(Sermo Latinus : A Short Guide to Latin Prose Composition)和《死語與死語種種》(Dead Language and Dead Languages)等語言論著。


波斯蓋特既是文學(xué)家、翻譯家,又是文學(xué)評論家和翻譯理論家。在他發(fā)表的譯作中,大都附有對原作的評注或有關(guān)翻譯的論文。1922年,他出版了一本專著,題為《譯論與譯作》(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s)。這是一本集中反映他的翻譯觀點和方法的書。全書分兩部分,第一部分論述翻譯理論問題,第二部分是他本人 的多篇譯文片段,可視為進一步闡明第一部分的范例。作者在書的第一部分以譯者和學(xué)者的眼光討論了翻譯的理論和原則、翻譯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以及詩的翻譯技巧等問題。以下是他著重加以闡述和論證的幾個方面:


(一)翻譯分兩類:“后瞻式翻譯"(retrospective translation)和“前瞻式翻譯” (prospective translation)。在波斯蓋特討論到的一系列問題中,這兩分法最具特色,提出后得到翻譯理論界不少人的贊同,并經(jīng)常被人引用。他提出所謂后瞻式翻譯,就是說譯者總是著眼于原作者,因為翻譯的目的是傳授原文知識,而不是“向前觀看”,考慮譯作的讀者。在方法上,譯者總是被動的,從不指望創(chuàng)新,只要依樣畫葫蘆,也就心滿意足。至于譯文效果如何,能不能看懂,受不受歡迎,那全是讀者的事。


相反,在前瞻式翻譯中,譯者心目中始終裝著讀者,采用自由的方法,使用常見的表達形式,到處修修補補,以保證讀者原有的思想不受沖擊及其預(yù)測不受干擾。 翻譯的目的是要表明譯者精通譯文語言,重點在于譯文而不在原文。在后瞻式翻譯中,譯者采取的步驟是先理解,后表達;在前瞻式翻譯中,理解是先決條件,譯者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表達上。


特別是翻譯古籍和文學(xué)名著,一般應(yīng)當采用后瞻式翻譯,以便把重心轉(zhuǎn)向原作,幫助讀者了解原作的偉大。因此,對后瞻式翻譯者,水平要求更髙。在前瞻式翻譯中,為了不使讀者感到生疏,譯者趨向于采用熟詞熟語,對原文意思不會摳得很緊。但在后瞻式翻譯中,卻要求譯者(1)理解原文中的每一個詞;(2)選用最切近原文的譯語對等詞;(3)巧妙安排這些對等詞,使譯文在整體上是原文的準確的對等形式。


(二)譯文效果應(yīng)由學(xué)者判斷。人們一般都承認,翻譯的目標是再現(xiàn)原文的真實面貌。這種真實面貌是什么?就是再現(xiàn)在譯文中的原文印象,也就是譯文在譯文讀者身上所產(chǎn)生的印象。兩種印象相不相同,由誰來判斷?回答是:應(yīng)由精通原文語言的本國人即譯語方面的語言專家,而不是一般的讀者來判斷。對于一個不懂原文語言的譯文讀者來說,譯文就是原作,讀者不可能透過譯文看到原文,譯得好與不好,他都無法斷定。因此,阿諾德說得對,“沒有人能告訴譯者,荷馬究竟怎樣感染了當時的希臘人;但卻確有人能告訴譯者,荷馬是怎樣感染他們的。這些人就是學(xué)者,是既懂希臘文又有詩人情趣的學(xué)者……只有他們,才能說得上譯文在他們身上能否產(chǎn)生基本同于原作的感受。”

可以看出,波斯蓋特的上述觀點,是對阿諾德思想的直接繼承和發(fā)揮。


(三)忠實性是衡量翻譯成敗的最高標準。這個問題可從多方面來看。首先,在后瞻式翻譯中,譯文必須絕對忠實于原文;在前瞻式翻譯中,譯文的忠實性必須與翻譯的目的相符。

其次,忠實性有忠實于原文意思與忠實于原文形式之分。在科技翻譯中,形式不是主要矛盾,甚至可以置于不顧,因此可以把原文內(nèi)容全盤搬人譯文,做到絕對忠實。


文學(xué)翻譯卻不一樣。在文學(xué)翻譯中,實質(zhì)與形式關(guān)系緊密,只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才可將之分開討論。表達形式又可進一步一分為二。從理性上看,表達是經(jīng)過調(diào)節(jié)的言語形式,包括詞匯、習(xí)慣用法、措辭風(fēng)格、詞序和句法。從物理特征上看, 表達就是聲音,涉及的是聲音的種類、聲音的質(zhì)量、聲音之間的關(guān)系以及聲音的連 續(xù)性。聲音和意思的關(guān)系非常微妙,難以捉摸,譯成另一種語言時,譯文至多能從效果上反映出一點原文。在一般情況下,聲音或音響效果在翻譯中是無須加以考慮的。即使是甲語言的聲音在乙語言中有相同或相似之處,對于譯者也無甚幫助。譯文用詞如果表達了原意,就極少又能同時傳達原文的聲音。通常譯者可以采用補償?shù)姆椒?,在一處丟失一點,在另一處便彌補一點,力求保持總的音響效果一致。




[1] [2] [下一頁] 【歡迎大家踴躍評論】

上一篇:《紅樓夢》長短句的翻譯
下一篇:散文翻譯示例《槍口》——The Muzzles

微信公眾號搜索“譯員”關(guān)注我們,每天為您推送翻譯理論和技巧,外語學(xué)習(xí)及翻譯招聘信息。

  相關(guān)理論文章






PC版首頁 -關(guān)于我們 -聯(lián)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