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翻譯理論

搜索 導航
精選9.9元!
沃爾特?本雅明(Walter Benjamin)的神秘主義翻譯觀
2021-05-31 09:06:29    etogether.net    網(wǎng)絡    



德國本世紀上半葉在翻譯研究上最有建樹、影響最大的是散文作家、文學批評家和語言哲學家沃爾特?本雅明(Walter Benjamin, 1892-1940)。他的翻譯理論和觀點主要見于1923年發(fā)表的一篇論文,題為《翻譯的課題》(Die Aufgabe des Uebersetzens)。文章闡述的道理較為深奧,并且?guī)в忻黠@的“靈知”(genostic)即神秘主義的色彩。但他的觀點新穎,自成一家之言,因此在西方翻譯史上穩(wěn)占一席。 主要可歸納為如下三點:


(一)原文的可譯與不可譯,取決于原文本身有無翻譯的價值。對于某一事物,人們即使業(yè)已忘卻,也仍可說它是“難忘的”。本雅明指出,如果事物本身具有要求人們不要忘記的實質(zhì),那么,上述言論就是正確的。問題只在于人們沒有好的記性,但上帝是可以記住的。同樣,對于某一作品,即使人們未能譯出,也不可斷言它不可譯。必須自問的是,這一作品需不需要翻譯,或者說,在這個作品中,有沒有值得翻譯的實質(zhì)性東西。


(二)翻譯不是譯意思,而是譯形式。這是與眾不同的一個觀點。在翻譯研究或?qū)嵺`中,無論是屬于哪一派的人,不論是自由主義者還是形式主義者,歷來都自稱以譯意為準繩。而本雅明卻明確提出,翻譯不應以原文意思為根據(jù),而應當詳細地再現(xiàn)原作意思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譯者只需跟原作者打交道,絲毫也不必考慮讀者的要求。譯出的作品和原來的作品應當存在于一個共同的延續(xù)體中,而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獨立體。換言之,譯文應是透明的,不會遮蓋原文,擋住原文的光澤,而是通過翻譯手段的加強使原文更加閃閃發(fā)光。


(三)最理想的翻譯法,是逐行對照式翻譯即逐詞對譯。這是同上述觀點緊密相聯(lián)的。要再現(xiàn)原作形式,就只有死摳原作字眼。本雅明認為,凡是偉大的作品,以最典型的《圣經(jīng)》為例,其字里行間實際上都包含著翻譯。如果用另一種語言逐詞把原文寫在每一行的下面,偉大的作品也就能完美地再現(xiàn)于譯文語言中,原文的效果也就會在譯文語言中引起反響。在兩種語言的表層下,譯者可以窺測出它們共同的東西,即“純真語言”(pure language) 。


本雅明提出的上述觀點,反映出他繼承了荷爾德林和洪堡的唯心主義語言觀。這種觀點后來在50年代末期喬姆斯基提出的“深層結(jié)構(gòu)”理論中,進一步得到了發(fā)展。本雅明把神秘的直覺論和美學、哲學觀點一并融于翻譯理論中,把上帝的某些特性,包括上帝的不可知性,統(tǒng)統(tǒng)變?yōu)檎Z言的特性,從而引出某種不可譯論和翻譯研究中的神秘主義。無疑,這是同現(xiàn)代翻譯理論的發(fā)展背道而馳的,不符合翻譯的客觀規(guī)律。但本雅明的理論畢竟代表翻譯研究中的一種思潮,它的歷史意義和現(xiàn)實意義都值得從多方面加以研究、挖掘。


責任編輯:admin




上一篇:《紅樓夢》反復句式的翻譯
下一篇:散文翻譯示例《冬夜》——Winter Night

微信公眾號搜索“譯員”關(guān)注我們,每天為您推送翻譯理論和技巧,外語學習及翻譯招聘信息。

  相關(guān)理論文章






PC版首頁 -關(guān)于我們 -聯(lián)系我們